历史
仙逆小说网 > 瀚海唐儿归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王、天可汗与法王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王、天可汗与法王

马上记住仙逆小说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张昭最近发现一个事情,那就是手下人走路都带风了,看起来喜气洋洋的。

驻守鄯州的氾全也来报,青塘高原上的吐蕃人,常有以一个部落数百人的规模,开始下山投靠凉国。

甚至湟水上游和西海边的吐蕃大家族论章波密家,都已经遣使到鄯州表示臣服,并且马上就会到凉州来。

虽然以前也有吐蕃部落投靠,但那基本都是部族头人带着族人下山投靠寻求安置。

但论章波密家族可不同,他们是带着地盘投靠的老牌吐蕃贵族。

得到他们家族的投靠后,张昭不但得到了西海边大片土地,每年能得到大量牛羊贡品,当然也要赐下其他物品。

还能通过论章波密家族,辐射整个青海东部和川北。

历史上那个挟持唃厮啰的宗哥僧李立遵,就是得到了这个家族支持。

他们和鄯州鄯东三部中的宗迷家与鄯西三部中的温逋家,就是沿着湟水这条富庶河谷的三大地头蛇。

这中间的前两家,早就归顺张昭,现在论章波密家也归顺,张昭除了掌控住半个青海以外,还以通过他们把触角伸到川北的松州、维州,也就是后世的松潘、黄龙一带。

究其原因,张昭还是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

当年张义潮等第一代归义军归国时,距离河西陷落,已经快六十多年了。

当时在河西,除了沙州少数几个地方的豪门以外,汉人中能说汉话,会说汉话的,已经不到一半,其余人,与各吐蕃奴部几乎没什么区别。

但这些人,还是跟着张义潮起来反抗。

实际上当年张义潮振臂一呼的时候,除了河西走廊的汉人以外,吐谷浑、党项、沙陀、诸羌,嗢末,甚至就是吐蕃人自己,也起来跟着张义潮举义。

究其原因,身为唐人的荣耀,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或者说只存在于张义潮等享受过唐朝荣耀与风光的敦煌大族心中。

大部分人起来反抗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吐蕃权贵对他们的压迫太深,深到宁愿战死,也要起来反抗。

不得不说,吐蕃贵族的治理能力,实在太差了!

张昭估计跟中原夏商两朝差不多,严酷的奴隶制,对自己都狠,更别说对外族,更阻断了丝绸之路,使所有人坐困愁城慢慢穷死。

所以,河西各族跟张义潮一起起来反抗,就是不堪吐蕃贵族压迫,希望恢复丝绸之路,改变贫穷苦难的日子,不再子子孙孙当奴隶。

那么要摆脱吐蕃这样强权的压迫(当时谁也没想到吐蕃就此一蹶不振),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大唐!

大唐虽然当时也是矛盾重重,很快就要进入摆烂的阶段,但是相比起吐蕃的残酷压迫,唐廷还是显得宽仁和善,是以归国就成了归义军上下一致的心愿。

而他们归唐后,除了来自朝廷争夺凉州的不和谐以外,确实也得到了好处。

丝绸之路重新畅通,盘活了河西走廊的经济,河西的马,也能到中原卖个好价钱了。

归义军各族哪怕就是做转手买卖,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他们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也满足了他们内心身为唐儿的自豪。

只看高昌与甘州两回鹘对中原政权的态度,就能知道中原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对于河西的重要性。

而轮到张昭倡导归国的时候,河西之地实际上也要沦为张义潮起兵之前的情况了。

归义军阻挡高昌回鹘的商人,不让他们分享丝绸之路的利益。

甘州回鹘则阻挡归义军。

嗢末盘踞凉州,他不阻拦,而是直接进行打劫,谁去中原贸易,赚钱还是亏钱,全凭你的武力。

过了凉州,兰州嗢末,河州诸羌等等都是一样的操作。

这种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动辄互相截杀,商路几乎断绝的情况,使得很多人又开始向往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重塑丝绸之路。

张昭正好于此时东归,天时地利人和,瞬间凑齐。

可以说,张昭能在短时间一统河西,除了他开了眼界上的金手指和归义军本身善战以外,这种矢志归一,打通河西的民间心愿,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没有这股汹涌的民情,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张昭出征的时候聚众反叛,不知道多少人降而复叛!

张昭别说率军出征,就是搞定河西陇右,没有五年八年都不可能。

但在河西陇右之民整体受益于张昭丝绸之路,以及他带来的祥和、安定的安抚下。

得到了大量好处的各族人,很少发生各种叛乱,并开始真正追随他这个君主。

就比如氾全镇守的鄯州,虽然这里属于丝绸之路的边角地带,但得益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张昭修葺道路,开垦荒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使得整体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极大提升的。

这就是张昭仅仅在鄯州摆了一个营的兵力,鄯州以及湟水一带接近十万各部族,不但一直老老实实,还出动子弟为他张昭而战的最大原因。

因为张昭一统河西陇右,除了少部分的贵族老爷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受益者。

不过紧接着问题就来了,十八州归国后,大唐没有了,中原朝廷的天子,竟然变成了父事契丹的石敬瑭。

这就像是什么呢?就像是你从小跟家里走散了,但你一直记得你爹很牛逼,又有钱又能打还有势力。

于是抱着回到家后,就再也不会被欺负,有人罩,有牌面的想法,千辛万苦的找回家,结果回家一看。

曹!

(艹皿艹)

你印象中那个牛皮上了天的爹,正跪在地上给一大金链子大手表,平头纹身大肚腩的混子磕头呢,边磕边还在叫对方爹。

你历尽千辛挖苦,回到家了,还得给一大金链子叫爷爷。

这就是河西、陇右绝大部分人归国后,最大的感受。

张昭是提前知道事情结果,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心里准备,他并未觉得多么的屈辱。

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丢人丢的,让他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唐人了。

河西陇右,唐儿毕竟是少数,估计真正认为自己是唐儿的,也就是三四十万人。

再加上汉化很深和被张昭强行剥离了嗢末身份的人,一共也就八十来万。

其余二百多万,都是吐谷浑、党项、诸羌、回鹘、吐蕃、沙陀、达旦人。

他们并不是真心要跟张昭归国,他们对华夏文化的感情,也还没有建立起来。

而且归国之后,中原天子又是如此拉胯,如果不是有共同的利益在,恐怕这个刚纠合到一起的河西陇右政权就要散伙了。

张昭也感觉到了这股暗流,但并未想的很清楚。

但自从他冒险去浑河,通过各种操作和耶律德光约为兄弟之后,这些困扰,很快就消失了。

人人都以张昭是耶律德光兄弟为荣,凝聚力大为增强后,张昭也才搞懂这其中的缘由。

这就是张昭称天王不称国王的最大原因,以石敬瑭的德行有亏和不要脸,已经在实际上巨大损伤了中原天朝的牌面。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称帝,张昭很赞成苻坚的观点,昔年苻坚曾说,天下尚未一统,宜称天王不称帝。

这位氐族老哥,是个狂热的华夏正统粉,觉得自己没有达到混一六合,以济苍生的标准。

所以不称皇帝,把周天子用过的天王称号,从故纸堆中找了出来,显示高国王一等,但低皇帝一等。

只不过这个称号仿佛有些不吉利,苻坚称天王后,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击败,连国家都不能保住。

最后被姚苌抓住,逼问传国玉玺所在,苻坚坚称已经把玉玺送往东晋,不肯交给羌人姚苌之手,随后被勒死在了兴平寺中。

而到了张昭所在的这个时代,天王与语言环境已经有所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他能和几个词相通。

在汉人中,可以是天王,在游牧民族中,可以被称为天可汗,高昌回鹘颉利·毗加就自称天王,也就是天可汗。

在党项语中,他还可以被翻译成兀卒,诸羌吐蕃中,天王与张昭的法王称号是对等的。

此时河西,诸族并立,胡汉杂居,胡人的人数还要多于汉人,要把他们拉进来,团结同化掉,就要一个他们能理解的称号。

凉国王这个称号本来也是可以的,但很可惜,如今的中原天子是石敬瑭,所以天王就是最合适的。

张昭准备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伏低做小与中原联络,表示愿意再次接受石重贵的册封。

这样就可以成功把石重贵的目光引向契丹。

至于后晋的册封张昭不想接受,那就要先拖一拖,看看石重贵坚挺不坚挺。

如果他等不到册封落实,他就被契丹给搞定了,那可怨不得我张天王。

如果石重贵坚挺下来了,那张昭就接受后晋册封。

在唐人中以凉王自称,在党项人中就称兀卒,在回鹘人和达旦人中就称天可汗,在吐蕃和诸羌、吐谷浑中称无上天大慈法王菩萨。

等到入了中原,再用皇帝称呼,这样一下就把什么天可汗、兀卒、等同赞普的法王,全部给置于华夏皇帝之下了。

美得很!

而且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击破高昌回鹘之后,菊儿汗这个称呼,就可以被取消了。

因为当初碎叶诸部尊张昭为菊儿汗的时候,可是跟李圣天定下了天子在上,汗在下规矩的。

也就是说,在如今于阗大金国的于阗、碎叶、疏勒、宁远四地,菊儿汗的位置是在于阗大金国天子之下的。

对于给了他极大帮助的李圣天,张昭是非常尊重的,可以说没有李圣天就不会有如今的张昭,张昭也无意改变于阗的现状。

因为于阗距离敦煌就有三千多里,还隔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你收回来干什么?

派官吏过去管理?

那完全没用,派去的官吏要么干不下去,要么很快也会自立为王,究其原因就是太远了。

现在于阗李氏和张昭纠缠如此之深,两人是舅甥,第二代是亲家,第三代最少要结亲好几对。

凉国的奉天王太后是于阗的奉天长公主,这么铁的关系,哪有比尉迟李家继续统治于阗更好的?

只不过,目前遗留的问题是李圣天在安西、河西地位比张昭高。

所以借着击破高昌回鹘这一仗,张昭就可以把菊儿汗的尊号变成天可汗,再给李圣天上个舅父天可汗或者舅父法王的称号。

等到李圣天去世后,于阗王一系的地位,就自然在张昭之下了。

排行阅读

隋唐演义

褚人获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武神风暴

实验小白鼠
无际的大陆、浩瀚的海域、生命的禁区、邪恶的森林、无边的荒古山脉。武神风暴小说讲述了自深渊挣扎逃出的男主角唐焱携带不死天体踏天崛起,嬉笑怒骂间高歌猛进的惊世传奇。…
南北乱世,爱欲痴缠。他是天之骄子,踏着父母的鲜血,五岁登基;她是太皇太后亲自选定的成年礼物,带着不能说的秘密,嫁入天家。……传闻中,他对冯氏一族恩宠有加,许诺冯氏女子、世代为后;可春宵帐暖时,少年天子的眼神满含警告:“不要试探朕的底线,后位朕要留给最心爱的女子,至于子嗣——朕绝不允许,带有冯氏血脉的子嗣出生。”传闻中,他不顾重臣反对,以帝王之尊,一步一叩首,登上千佛洞顶,只为在神像前祈愿:“求与重病的妻子,平分余年阳寿,同年同月,同赴黄泉。”……

绝世相师

苍百劫
《绝世相师》 只有十八年性命的易天,偶得奇书《算神策》窥探天机,从此踏上了与人斗,与鬼斗,与妖斗,与天斗的劫运之路!且看他如何成就史上第一相师的称号!

上位[娱乐圈]

萝卜兔子
在其他学员那里,选秀舞台是用来出道的在江湛这里,选秀舞台不但可以出道,还可以用来被嗑糖在粉丝眼里,柏天衡柏大导师于其他学员来说,是威严的、严肃的,气场强大到难以靠近的。到江湛这边,柏天衡于他就是——粉丝:嗑死我了!这一对怎么这么好嗑!上头了!上头了!其他学员:C位出道。江湛:C位脱单。江湛:“?????”江湛:我们真的只是老同学!柏天衡:不,你是,我不是。
我哥是暮色降临时天上最澄澈的蓝色,让我沉溺其中,寻常且炽热,可是有人不喜欢黑天,他们架起火把,企图将那缀满星辰的夜空焚毁,我宁愿错过他们追求的明亮世界,在暮色中跌落。

云中歌

桐华
《云中歌》是作家桐华所写的一本言情小说,是《大汉情缘》系列小说的第二部,三部小说的背景及人物有贯通和串联,但是彼此又是独立的故事。《云中歌》承接了上部作品《大漠谣》的故事背景,讲述西汉时期,霍去病与金玉的女儿霍云歌与汉昭帝刘弗陵和才子孟珏的爱情故事。

苍兰诀

九鹭非香
小兰:“……”
主要讲述了凤鸣在上学途中,为了救小孩而不幸身亡,但这位小孩的父亲是灵学者,为了答谢凤鸣所救小孩之恩,将凤鸣重拾新的生命,将他「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而凤鸣所转移的身分为西雷国的太子,不过这位太子的地位似乎并不是凤鸣所想象的崇高,与摄政王容恬有不寻常的关系,容恬也发觉太子的内在并不是之前的太子,加上凤鸣时常脱口而出的不可思议的观点,进而对凤鸣产生兴趣。

遮天

辰东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亘古长 这是太空探测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极其震撼的画 九龙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还是来到了星空的彼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 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
林遣和郑凭轻相爱相杀,你死我活很多年,经历了重重波折之后,终成眷属没想到结婚当天一起重生了回到两人战况最白热化那一年身边的朋友还互相视对方为死对头当事两人却……在双方亲友惊恐的眼神中,开始撒狗粮双方亲友:??????????emmmmm,这就尴尬了林遣:爱吃不吃0.0林遣受=3=
吞噬星空世界一个不同的故事。目前开启世界:主世界:吞噬星空1.九鼎记世界2.盘龙世界(第一副世界)…
最新小说: 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 女娲石 乱世为王 天之逆子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长征 圣武星辰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李鸿章与慈禧 绝代名师 我那夫君,柔弱不能自理